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/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/ GPU 繪圖晶片 /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/ 顯示卡支撐架
-
舊用戶們有福了!AMD將SAM功能下放到400系列主機板囉
近日AMD SAM(Smart Access Memory)的話題真的是不間斷,先前才傳出老黃也正在開發相關技術來搭載在RTX 30系列上,而之後AMD更直接表示有意願將此黑科技開放給對手Intel以及NVIDIA(佛心蘇媽!),雙方接下來還會如何出招呢?實在是令人相當好奇。 不過對手即便要搭載SAM功能也是之後的事,目前該黑科技還是僅限AMD獨佔,雖然官方先前就表示SAM功能並不會支援舊平台,代表還是需要搭配最新的AMD Ryzen 5000處理器、Radeon RX6000顯示卡、500系列主機板才能開啟,但或許是考量到舊用戶的需求,在近日有消息傳出,AMD最新發布的AGESA v2 1.1.0.0更新能讓400系列主機板也能開啟SAM功能(香味擴散!)。 這對於400系列主機板的舊用戶們來說應該是相當興奮,畢竟400系列主機板就能搭配Ryzen 5000處理器(透過BIOS更新)與Radeon RX6000顯示卡,若花數千元、數萬元來升級主機板,只為了SAM功能來提升那最高11%的效能,實在是不太划算。 其實AMD會將SAM下放到舊平台也不太意外,按照先前老黃說法,NVIDIA自家的SAM技術就是基於PCIe規範開發的,即便是PCIe 3.0也能支援,現在看來AMD的SAM應該也是採用類似的技術,這樣能完整支援Ryzen 5000處理器的400系列主機板在理論上是可以開啟SAM功能的。 不過只有支援PCIe 3.0的400系列在SAM加持下是否能跟擁有PCIe 4.0 的500系列一樣提高達11%效能呢?這點還是有待觀察,但不管如何,即便差異沒有那麼明顯,400系列的主機板應該是可以再多戰幾年了。 AMD的這一系列操作,也讓玩家們見識到蘇媽這次真的是戰力滿滿,不但終於擺脫了以往對手獨霸的窘境,甚至還開放技術,讓三大廠聯手合作起來,這樣的良性競爭、合作勢必會造福終端的玩家們,小編也期望未來三大廠在市場上更加突破,端出更香的牛肉。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技嘉隆重推出Radeon RX 6800 XT與Radeon RX 6800顯示卡,MAX-Covered超飽和散熱技術
技嘉科技-全球頂尖主機板、顯示卡和硬體解決方案製造商,隆重推出最新一代Radeon™ RX 6800 XT與Radeon™ RX 6800系列AMD RDNA2架構顯示卡,推出AORUS Radeon™ RX 6800 XT MASTER TYPE C 16G,AORUS Radeon™ RX 6800 XT MASTER 16G,Radeon™ RX 6800 XT GAMING OC 16G,AORUS Radeon™ RX 6800 MASTER 16G,與Radeon™ RX 6800 GAMING OC 16G等5款顯示卡。5款顯示卡分別針對各種族群的需求來設計,AORUS MASTER導入技嘉最新MAX-Covered cooling超飽和散熱技術,LCD螢幕與RGB Fusion 2.0,推薦給追求極致效能、客製化展示與炫彩外觀的頂級玩家。GAMING OC導入技嘉風之力散熱系統與RGB Fusion 2.0,是主流電競玩家的最愛。技嘉科技一次推出多款顯示卡,期待符合每一種消費者的需求。 MAX-Covered Cooling超飽和散熱技術結合了3個獨特刀鋒導流造型風扇,搭配特殊設計風爪葉片、正逆轉疊合扇功能,讓風壓可以完整地集中並覆蓋到所有散熱鰭片。被動散熱上使用散熱面積更大的散熱鰭片、純銅熱板與7根複合式熱管,可以迅速的將GPU與VRAM的廢熱傳導出來。加上技嘉Screen cooling散熱技術,延伸鰭片讓風流穿透顯示卡,整體形成一個效率極高的散熱系統,可以讓顯示晶片穩定的運作。顯示卡側面嵌入功能強大的LCD螢幕,可以透過軟體編輯各種玩家想要顯示的內容,或是設定成進化吧小鵰,欣賞每個小時小鵰的變化。導入了RGB Fusion 2.0,不僅可以設定整張卡與LCD螢幕的發光特效,還可以與其他AORUS設備做同步發光,規劃所有電腦設備的發光效果。AORUS MASTER還有航太等級的PCB保護膜、Dual BIOS安靜運轉模式、與ULTRA DURABLE認證的各式零件等特色,是追求極致效能與炫彩外觀頂級玩家的最佳選擇。 採用技嘉風之力散熱系統搭載3個獨特刀鋒導流造型風扇,搭配正逆轉功能、高效能純銅熱導管直接接觸GPU導熱、風扇停轉功能、Screen cooling、以及Dual BIOS安靜運轉模式等技術,能夠隨時將顯示卡保持在一個低溫的工作環境,進而帶來更高、更穩定的產品效能。正逆轉散熱技術將位於正中央的風扇旋轉方向與左右風扇相反,讓鄰近的風扇風流導向同一方向,加倍風壓與減少擾流,藉此導引氣流並有效地將廢熱從顯示卡的上下兩側排出,使整體解熱效能向上提升。此外,新一代風扇加入奈米石墨烯潤滑油可以延長壽命達2.1倍,達到如滾珠軸承一般的耐用,而且更為安靜。顯卡側面導入RGB Fusion 2.0 流動燈光,讓玩家可以透過AORUS Engine自由調整燈光顏色和各種特效,也可與其他AOURS設備同步燈光效果。無論是在品質用料、散熱技術與炫彩外觀,都是主流電競玩家的最佳選擇。 技嘉顯示卡使用多相的電源設計,有效降低MOSFET工作溫度,而且每個MOSFET都有提供過溫保護設計和負載平衡,再加上技嘉Ultra Durable認證的全固態電容、金屬電感與超低電阻式電晶體等高品質用料,提供卓越的運算效能和更長的使用壽命。顯示卡背面有造型金屬強化背板,不僅強化整體結構,防止電路板板彎或零件撞落,提供顯示卡多一層保護。AORUS Radeon™ RX 6800 XT MASTER TYPE C 16G機種的顯示輸出為USB TYPE-C x1,HDMI x1與DP x2。其他機種的顯示輸出為HDMI x2與DP x2。此外,為了給玩家更好的使用體驗,在AORUS機種更提供給消費者長達4年的保固服務(需在購買日30天內上網註冊),讓消費者能夠安心的沉浸於遊戲或創作之中。
-
SAPPHIRE推出NITRO+ AMD Radeon RX 6800系列,專為極致玩家所設計的高階性能,尖端的工程設計,力求降低溫度,減少噪音,高度可靠
SAPPHIRE Technology 宣布推出備受期待的 NITRO+ AMD Radeon™ RX 6800 遊戲顯示卡系列,為高階遊戲玩家帶來流暢的 4K 圖像、生動的視覺效果、無敵酷涼的散熱系統。NITRO+ AMD Radeon™RX 6800 系列配備高品質元件,可驅動最高標準的 AAA 遊戲場景,是把遊戲效能發揮到極致的關鍵因素。超吸晴的顯示卡設計,可完美匹配任何高階電腦配置。 SAPPHIRE NITRO+ AMD Radeon™ RX 6800 系列遊戲顯示卡將推出以下型號: NITRO+ AMD Radeon™ RX 6800 XT遊戲顯示卡, 搭配16GB GDDR6 https://www.sapphiretech.com/zh-tw/consumer/nitro-radeon-rx-6800-xt-16g-gddr6 NITRO+ AMD Radeon™ RX 6800遊戲顯示卡,搭配16GB GDDR6 https://www.sapphiretech.com/zh-tw/consumer/nitro-radeon-rx-6800-16g-gddr6 NITRO+ AMD Radeon™ RX 6800 XT SE特製版 遊戲顯示卡,搭配16GB GDDR6 https://www.sapphiretech.com/zh-tw/consumer/nitro-radeon-rx-6800-xt-se-16g-gddr6 三款顯示卡均可提供高階的 4K 遊戲效能,提升您的遊戲體驗。NITRO+ AMD Radeon™ RX 6800 XT 擁有 4608 串流處理器,設置兩個時脈設定,包括一個高達 2360 MHz 的增強時脈及一個高達2110 MHz的遊戲時脈。NITRO+ AMD Radeon™ RX 6800 擁有 3840 串流處理器,一個高達 2190 MHz 的增強時脈及一個高達1980 MHz的遊戲時脈。最新的16GB GDDR6 高速顯示記憶體,有效時脈為16 Gbps ,搭配128MB的無限快取(Infinity Cache),性能比上一代提升2倍多,最多可提供4 個輸出口,包括 1 個 HDMI 2.1 VRR 及 FRL 接口,3 個配備 DSC 的 Display Port 1.4 接口,可支援市面上最新的顯示器。為提高 光線追踪效能,NITRO+ AMD Radeon™ RX 6800 系列分別配置了72 和 60 個光線加速器 (Ray Accelerators)。 針對使用 Type-C USB 接口連接顯示器和電源的 ARGB 發燒友和玩家,SAPPHIRE 將推出 SAPPHIRE NITRO+ AMD Radeon™ RX 6800 XT 系列的附加特製版。NITRO+ AMD Radeon™ RX 6800 XT SE特製版 配備炫酷的 ARGB 風扇,絕對會讓您的遊戲電腦增添獨一無二的視覺魅力。 SAPPHIRE NITRO+ AMD Radeon™ RX 6800 系列配備全新的混合風扇葉片 (Hybrid Fan Blade)設計,結合了傳統軸流風扇和鼓風扇的關鍵優點。它既有傳統軸流風扇的寧靜,也有鼓風扇的強勁氣壓,可令下行氣壓提高 5.5%,同時比上一代產品相比,還降低了風扇噪音。 NITRO+ Free Flow 進階為現代的波浪形散熱片設計(Wave Fin) ,搭配創新的 GPU V 形散熱片設計 (V Shape Fin)。當風進入散熱片模組時,新型的波浪形散熱片將減少摩擦,降低風切噪聲,帶來更寧靜的遊戲體驗。GPU 頂部的V 形散熱片也會加速並集中 GPU 附近的氣流,有效分散熱量,從而降低溫度。 全新設計的集成散熱系統 (Integrated Cooling Module)是一款先進的記憶體與 VRM 組合散熱系統,可有效冷卻記憶體、MOFSET和電感。模組下加裝了兩根熱管,可高效分散元件熱量。 與上一代的 K5 Memory Pad 相比,新開發的 K6.5 Memory Pad 可使元件與散熱器之間的導熱性提高 38%。 SAPPHIRE NITRO+ AMD Radeon™ RX 6800 系列配備了 SAPPHIRE’s 屢獲殊榮的 Tri-X 散熱系統。兩個大風扇和一個小風扇反向旋轉,為 Tri-X 散熱系統提供動力,增強風扇下的風流。風扇上的隧道式散熱片可加強空氣對流,確保 Tri-X 散熱系統保持低溫和低噪音。NITRO+ AMD Radeon™ RX 6800 XT 和 RX 6800 系列分別具有 16 相 數字電源和 15 相 數字電源設計,平衡熱分配和散熱,讓 AMD 開創性的 RDNA™ 2 遊戲架構全速運作。 著名的智能風扇控制 (Intelligent Fan Control)可減輕工作負荷,可完全安靜地運行被動散熱。配合精準風扇控制(Precision Fan Control),可減少風扇旋轉周期差,顯卡上的風扇 IC 控制可確保其散熱和噪音表現,締造寧靜清涼的遊戲體驗。 全新的風扇設計特有雙滾珠軸承風扇,相較於普通套筒軸承風扇壽命可延長 85%,安靜程度也得到提升。玩家都不喜歡顯示卡卡灰塵,SAPPHIRE的快拆風扇設計(Quick Connect Fan)可方便快速的拆開並清潔,只需要一個螺絲就能固定住風扇。 每個顯卡都配備了雙 BIOS 開關(Dual BIOS Switch),可選擇性能模式和寧靜模式,提升遊戲體驗。在機殼已經關起的狀況下,您也可通過使用 TriXX 軟體 BIOS 開關 方便快速地在性能模式和寧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。 輔助模式(Secondary Setting) 或叫寧靜設定可降低頻率目標並提高目標溫度,實現更寧靜的工作環境。 SAPPHIRE NITRO+ AMD Radeon™ RX 6800 系列配備了炫酷的 ARGB LED 設計,結合ARGB 背板 ,可通過 SAPPHIRE TriXX 軟體調控不同的 LED 色彩。選擇不同模式,包括風扇速度模式(Fan Speed Mode),PCB 溫度模式(PCB Temperature Mode),彩虹模式(Rainbow Mode),或關閉 LED,個人化的設定,展示玩家獨特美學風格。 SAPPHIRE NITRO+ AMD Radeon™ RX 6800 系列尾部的3針接頭可對顯示卡與主機板之間的 RGB LED 進行外部同步(external synchronization)。遊戲玩家可以選擇讓顯示卡獨立執行 RGB LED 效果,還是讓主機板全權控制,全由您控制。 SAPPHIRE Technology 還推出了 SAPPHIRE PULSE AMD Radeon™ RX 6800 系列顯示卡,為玩家提供引人入勝的遊戲體驗,絕對是物超所值的首選。 SAPPHIRE PULSE AMD Radeon™ RX 6800 系列遊戲顯示卡將推出以下型號: PULSE AMD Radeon™ RX 6800 XT 遊戲顯示卡,搭配16GB GDDR6 https://www.sapphiretech.com/zh-tw/consumer/pulse-radeon-rx-6800-xt-16g-gddr6 PULSE AMD Radeon™ RX 6800 遊戲顯示卡,搭配16GB GDDR6 https://www.sapphiretech.com/zh-tw/consumer/pulse-radeon-rx-6800-16g-gddr6 PULSE AMD Radeon™ RX 6800 XT 擁有 4608 串流處理器,配置一個高達 2310 MHz 的增強時脈及一個高達2065 MHz的遊戲時脈。PULSE AMD Radeon™ RX 6800 擁有 3840 串流處理器,一個高達 2170 MHz 的增強時脈及一個高達1950 MHz的遊戲時脈。最新的 16GB GDDR6 高速顯示記憶體,有效時脈為16 Gbps,搭配 128MB的無限快取 (Infinity Cache),性能為上一代的2倍多。它最多可提供 4 個輸出接口,包括1個 VRR與 FRL的 HDMI 2.1接口,3個配備 DSC 的Display Port 1.4 接口,可支援市場上最新的顯示器。 SAPPHIRE PULSE AMD Radeon™ RX 6800 系列依賴 Tri-X 散熱技術,搭配智慧型風扇控制(Intelligent Fan Control) 以保持低溫與低風扇噪聲。巧妙的PCB 設計可提供穩定可靠的性能,有效降低 PCB 溫度和元件信號噪聲。為了保護顯示卡,我們的保險絲保護(Fuse Protection)的特點是置入在外部 PCI-E 電源插頭的迴路內,以保護元件安全。雙 BIOS 開關可讓遊戲玩家選擇性能模式和寧靜模式,客制他們的遊戲旅程。 借助我們的SAPPHIRE TriXX 軟體,發揮 NITRO+ and PULSE AMD Radeon™ RX 6800 系列的力量。TriXX Boost 通過 TriXX 軟體稍微降低解析度,然後通過 Radeon™ 圖像銳化進行調節,從而提高您的 FPS,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增強效果。可以從可客制的解析度範圍進行選擇,也可以依據使用者的輸入建立其他自訂解析度,從而更精細的控制品質與效能之間的權衡。 SAPPHIRE NITRO+ 和 PULSE AMD Radeon™ RX 6800 顯示卡獨有突破性的 AMD RDNA™ 2 架構,配備 16GB 的 GDDR6 記憶體和 PCIe 4.0 支援。全新發佈的顯示卡配備了強大的 Radeon™ 新特性,提升 4K 遊戲體驗,包括: 配備硬件光線追蹤的 AMD RDNA™ 2 架構 - 進階的計算單元,實現硬體光線追蹤和可變速率陰影,無論桌機或遊戲機,AMD RDNA™ 2 架構都是下一代玩家遊戲平台的基礎。 高性能 4K 遊戲 - 進階的計算單元提供強大的性能,以流暢的幀率和極致的視覺設置輕鬆獲得 4K 遊戲體驗。 AMD FidelityFX - 在最新的遊戲中享受豐富的光影與反射效果,保持最低程度的效能消耗,釋放您的顯卡支持強大的遊戲體驗,滿足您的要求。 Radeon™ Anti-Lag - 減少停滯,等於增加獲勝機會。Radeon Anti-Lag 可減少停滯,提供超快的反應時間,讓您在競技中擁有動態優勢。 現代顯示技術 - 為您的 AMD Radeon™ 顯示卡匹配一款經 AMD FreeSync 技術認證的顯示器,享受高刷新率、無撕裂、無卡滯的遊戲體驗。支持 HDMI 2.1 VRR 接口,將流暢的遊戲體驗延伸至所有支持 HDMI 2.1 VRR 的顯示器。配備現代的 I/O 接口,例如USB-C,只需一條線,就可以為最新的頭戴式顯示器供電。
-
想入手筆電先等等!NVIDIA RTX 30系列獨顯將於2021 Q1開始搭載,並支援AMD新一代行動版處理器
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顯示卡發表至今已經創造了不少話題,目前也實際看到了RTX 3090 / RTX 3080 /RTX 3070的強大效能,相比上一代20系列有了相當大的進步幅度,也造成了一股搶購熱潮,而接下來還有價格更親民的RTX 3060 Ti即將在12月與玩家們見面。 不過這些都是桌上型版本,對於許多也想感受RTX 30系列強大遊戲體驗的筆電玩家來說,還在耐著性子等待官方進一步的新產品發布,好消息是,日前已有外媒透漏了RTX 30系列即將實裝在筆電上的相關消息,看來玩家的等待也將在明年1月迎來曙光。 日前外媒透漏,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3080、RTX 3070行動版GPU的筆電將先在2021 Q1上市,其餘型號則會在4月發布,到時會取代現有行動版的RTX 2080 SUPER、RTX 2070 SUPER、RTX 2070以及RTX 2060,比較特別的是NVIDIA似乎還不打算換掉GTX 1660Ti、GTX 1650Ti、GTX 1650,可能考量到GTX還是有一定市場,所以暫時保留?(畢竟GTX目前也還沒有新產品)。 先來說價格方面,從兩張曝光圖來看,RTX 30系列價格與前代相同,代表在同樣999美金以上都能體驗到全新RTX系列顯卡的遊戲性能,不過筆電最終售價還是會依照搭配的配備而有所差異。(NV表示:筆電漲價與我無關XD) 而在規格方面,根據爆料,行動版的RTX 3080為GA103S顯示晶片,可能擁有6144個CUDA核心,搭配256-bit的記憶體匯流排、GDDR6 8GB/16GB記憶體,考量到筆電的散熱性能以及需要較低功耗,行動版的規格會與桌上型有所差異也是很正常的,就看進步幅度能否與桌上型一樣那麼香了!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Wccftech曝光的官方建議電腦配置中,也放上了AMD處理器,雖然大家都知道近幾年AMD在桌上型處理器上的進步幅度之快,尤其Zen 3更登上了霸主寶座(真香!),但在筆記型處理器上,受限於現款4000系列僅有PCIe 3.0x8的關係,搭配RTX 2060以上的GPU沒有辦法發揮出全部效能,所以目前高階筆電大都還是以Intel處理器+NVIDIA顯卡為主。 不過透過曝光圖也揭露了一點,面對後續AMD也將推出新一代的5000系列行動處理器,相信未來也能陸續看到AMD處理器+NVIDIA顯卡的高階筆電出現,挾帶新架構的優勢下,勢必會對於Intel在筆電的市場上,造成一大衝擊。 透過這些訊息的流出,不管如何,對於玩家們來說,2021上半年將會非常火熱,除了1月的顯卡大戰、Intel Rocket Lake登場,筆電方面的戰場也陸續展開(Tiger Lake-H、5000H、行動版RTX 30系列...),對於近日要入手筆電的玩家們不妨再等等(沒那麼急迫需求性的話),即便不打算買RTX 30系列筆電,也可以等廠商開始清RTX 20系列筆電的庫存(跳水跳起來~),讓荷包君喘口氣,畢竟這陣子想入手的新產品真的太多了QQ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迎接老黃刀法出招、AMD Radeon RX 6700系列部分規格曝光,更低功耗與2021/1月登場?
相信許多玩家對於先前解禁的相當興奮,這次AMD的6000系列顯卡不但重返榮耀,其效能更能與對手的RTX 3080、3070一較高下,更不用說12月準備上場的RX6900 XT已經蓄勢待發,這一波的蘇媽火力有多雄厚光從最近的缺貨盛況就能得知一二!也因為AMD這攻勢太兇猛,NVIDIA接下來也將出招來做更多的因應,看來這壓力頗大啊~ 當然除了高階顯卡外,中低階版本的顯卡會是更多玩家的考量,畢竟預算還是個很現實的問題,即便是目前的RTX 3070以及RX6800都保持在2萬元以內的售價,更多玩家期待的是,可否有萬元左右的顯示卡供玩家選擇! 這一點不論是AMD或是NVIDIA當然肯定是會列入重點考量,雖說在第一波的版本中,尚未推出預期中的RTX 3060、3050或RX 6700、6600等中階主力,但在對手產品線逐漸補齊的情況下,這幾款期待中的版本也十分有機會快速登場,其中據傳的AMD中階代表Radeon RX 6700XT、6700可能也會提早推出,日前更有網友曝光了一些相關規格,究竟AMD在中階顯卡上能否也有驚人的突破呢? 根據推特網友Patrick Schur與外媒Videocardz所曝光的資料來看,AMD接下來有兩款GPU、型號為Navi 22 XT、Navi 22 XTL,這兩款型號可能就是代表RX 6700 XT與RX 6700,其將擁有12 GB的GDDR6記憶體容量,功耗分別落在186~211W TGP與146~156W TGP。 按照規格推論,RX 6700 XT、RX 6700在性能上肯定會比上一代的RX 5700 XT、RX 5700還要強大,但在製程不變的情況下,功耗反而下降了不少(RX 5700 XT為225W、RX 5700為180W),這樣不但在溫度上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控制(不再是火爐了?!),對於筆電來說也更省電。而相比對手,12GB的記憶體容量依然是相當不錯的優勢(讓老黃急著推出高容量版本XD)。 另外除了內部硬體規格外,RX 6700系列的公版卡外觀也一併現身,從曝光圖上可以看到,整體設計與公版的高階顯卡類似,側邊都有Radeon 紅色 Logo,但可以明確發現公版的RX 6700系列改為比較短小的雙風扇版本,代表其功耗、溫度不需要用到三風扇來壓制,也更適合裝在空間有限的機殼上,另外在額外供電則是8+8 Pin設計。 雖然現在RX 6700系列顯卡的規格尚未完全明瞭(AMD是否能維持香氣呢?!),但在看到老大哥6800 XT、6800的強勢效能下,相信小砍一刀的RX 6700系列是相當值得期待的,而推出的時間據傳也會落在明年1月(較勁意味相當濃厚XD),對於最近有考慮購入顯卡的玩家來說,不急著換卡的朋友、小編建議可以稍微忍耐到明年初,等產品都實際推出了、見真章後再下手也不遲!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NVIDIA DLSS 2.0遊戲支援數量再加4款,《決勝時刻:黑色行動冷戰》、《戰爭雷霆》等加入讓總數衝上27款
NVIDIA在2018的9月推出了基於Turing圖靈架構的GeForce RTX 20系列GPU時就以Ray tracing光追、深度學習超級採樣DLSS作為主要宣傳賣點,但當時僅支援少數幾款遊戲(諸多大作尚未開始全面支援這兩項特點),在經過了1年多的時間之後,今年3月NVIDIA發布了更新一代的DLSS 2.0,當時也宣布新增4款遊戲支援NVIDIA DLSS技術,時至今日,可支援DLSS技術的遊戲已來到27款,成長速度蠻快的。 隨著今年3月推出的DLSS 2.0更新,NVIDIA將DLSS效果更加強化,提供玩家在使用了DLSS技術之後的遊戲畫面細節更超越原廠遊戲設定的渲染效果,讓細節更加細緻、銳利,並加強遊戲效能表現、讓開了光追之後的效能損失給補回來。 DLSS 2.0可支援所有RTX GPU的Tensor Core,並且任何遊戲解析度下都可啟用,並且提供3種畫質設定模式:Quality、Balanced 與 Performance。如今在AMD的Radeon RX 6000系列效能評測解禁後,NVIDIA又不急不徐地向玩家們宣告,將會再有4款遊戲加入支援DLSS 2.0技術的陣容,以目前可支援的遊戲總數來說、已經達到了27款,相信對玩家來說,可以遊玩的選擇性立刻增加了許多。 下面也提供一下官方針對這新的4款遊戲在支援DLSS上的效能表現圖表,從圖中可以得知在開啟了DLSS之後的效能提升相當大,這對於玩家來說,體驗最佳遊戲感受就在此刻! 而在老對手AMD這邊,新出爐的Radeon RX 6800/6800XT顯示卡在站上已經有發布囉,雖然已經支援Ray tracing光追,至於DLSS的部分則是將會自行研發以補足這一塊,未來也將跨平台的提供給Xbox Series X/S和PS5搭載(更新版?)。儘管從現有效能上來看RX 6000還是香,但隨著秋季顯示卡之戰過去,後續的兩方陣營會如何出招,恐怕玩家們還需要靜觀其變!不過應該是2021年的事了~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見證蘇媽的RDNA螺旋斬二式威力,AMD Radeon RX 6800、RX 6800XT效能測試
不久前我們一同見證了AMD新一代顯示卡RX 6800、6800XT的, 接下來自然就輪到重要的效能測試啦!畢竟蘇媽在發表會上展示的新一代RX 6000系列顯示卡在表現上實在讓人大為驚艷,對於像小編這種買不起搶不到隔壁老黃顯卡的人來說更是一大安慰(被揍)。 不過不管是哪一家的發表會向來都是老王賣瓜,真實的表現究竟如何當然還是需要實際上手測試才會知道,如今官方終於效能解禁,就讓我們趕快來驗證一下AMD的新一代顯示卡是否真能像處理器一樣「香氣四溢」吧! 在揭曉RX 6800與6800XT的效能表現之前,讓我們先來快速複習一下這兩款顯示卡的規格。 新一代RX 6000系列顯示卡採用和最近剛開賣的Xbox One Series X/S、SONY PS5的顯示晶片一樣的7nm製程、RDNA2架構,並且全系列都搭配16GB的GDDR6記憶體,加上獨家的Infinite Cache(無限快取)技術,能夠大幅度提升記憶體的通道頻寬,進一步減少遊戲運算的延遲問題,以此獲得更好的遊戲效能表現。 另外,這一代的版本也正式加入了光追、可變著色率等新世代遊戲必備的畫面功能(所以NV陣營別再酸了),並且針對微軟的DX12 Ultimate遊戲開發套件有著高度支援和整合性(都替人家做GPU了,能不好好支援嗎?),理論上對於開發團隊來說,可以減少PC版遊戲的優化負擔,為遊戲帶來更好的體驗。 而在硬體規格差異的方面,RX 6800是發表會上最入門的款式,擁有60個計算單元、3,840個串流處理器,基礎時脈設定在1,815 MHz,動態最高時脈為2,105 MHz,平均功耗設定為250W,在整體的定位鎖定在與隔壁的RTX 3070。 規格更高一階的RX 6800XT則是具備了72個計算單元和4,608個串流處理器,基礎時脈來到2,015 MHz,動態時脈可以來到2,250 MHz,功耗上為300W,官方也將RTX 3080視為其競爭對手。 最後的最高階、但必須等到12月8日才能與大家見面的RX 6900XT,在各方面幾乎和RX 6800XT一樣的情況下,再將計算單元提升到了80個、串流處理器也進一步來到5,120個,要挑戰的對手自然就是最高階的RTX 3090囉!但這部分的比較要等到下個月就是了…(關注一下站上新聞與文章就對了) 終於來到大家最期待的效能實測時間了,在本次測試中,小編選擇使用AMD最新的Ryzen 9 5900X處理器來組成3A平台進行測試,究竟統合了自家顯示卡和處理器資源的AMD能夠為玩家在遊戲中帶來什麼樣的體驗?廢話不多說、測試立即開始! 測試平台規格一覽: 主機板:ROG Crosshair VIII Hero 處理器:AMD Ryzen 9 5900X 記憶體:G.Skill幻光戟DDR4-3600 8GBx2(提升至DDR4-4000運作) SSD:Corsair MP600 2TB PCIe 4.0 M.2 SSD 電源:T.T 1275W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基本的跑分,在3DMark中,RX 6800在對DX12的Time Spy取得了近1.5萬的成績,DX11的Fire Strike則能來到3.3萬分以上的成績;而更高一階的RX 6800XT成績自然更高一步,Time Spy能達到1.6萬分,Fire Strike更是高達3.7萬分,表現相當亮眼。 不過在針對光追的Port Royal部分,RX 6800得分為7,500分、RX 6800XT為9,000分,與隔壁競爭的RTX 3070與RTX 3080相比稍有一段差距。(推測之後Driver應該可以改善此問題) 看完了跑分,接下來是遊戲實戰的部分,小編在設定上一律將畫質設定在最高,並且關閉垂直同步、動態解析度縮放、減少延遲等會影響FPS的選項,而在支援光追的《看門狗:自由軍團》部分,光追的表現則是一樣也是開到最高,但值得注意的是AMD的顯卡因為不支援DLSS的功能,自然也就沒有辦法開啟囉。 整體而言,RX 6800已經能夠輕鬆征服1440P解析度以下的各種無光追內容的遊戲,而在支援光追的《看門狗:自由軍團》方面則因為光追的效能表現稍弱,所以建議稍微調整一下畫質,以此來獲得更穩定的畫面表現;至於更高階的RX 6800XT則是能夠挑戰更高解析度的4K遊戲。 對於沒有搶到顯卡的玩家(觀望?),在RX 6000上市之後,勢必會在A、N兩陣營做抉擇,因此小編在這邊也放上與RTX 3070、3080的效能比對,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在《看門狗:自由軍團》中,在開啟光追的最高畫質設定下,1080P足以吃光8GB的顯示記憶體,使得RTX 3070在同樣的設定下,表現明顯不如RX 6800。(先前入手RTX 3070的朋友會不會捶心肝XD) 然而不要忘記了,《看門狗:自由軍團》能夠支援DLSS功能,只要將模式開啟並設定到「效能」,神奇的一幕發生了,RTX 3070的FPS絕地大反攻,居然直接把高階的RX 6800XT,莫非這就是為什麼老黃記憶體給這麼少的陰謀,記憶體不足,就DLSS來湊!(看到這裡、馬上又逆轉XD) 最後我們來看看創作者測試的部分,小編使用創作者們最常見的Photoshop和Premiere Pro進行測試,由於Photoshop在整體功能上比較注重CPU的效能,因使RX 6800/6800X在跑分上的差距不是太大,但比較奇特的是在Premiere Pro中,兩者的差距並不若在遊戲跑分上來的這麼明顯,這一點很可能在於兩者除了處理晶片的差距之外,其餘的如快取、顯示記憶體等規格過於相近有關,加上AMD和Adobe也似乎都沒有替彼此作出足夠的優化,最終使得跑分成績相當接近。 在看完了RX 6800和RX 6800XT的跑分之後,可以看見新一代的顯示卡在效能表現上有著大幅度的進步,甚至能夠一出場就和NVIDIA拚個難分難捨;在整體表現上,如果倘若遊戲不支援光追功能,AMD陣營的表現擁有更高的優勢,而在加入光追之後,情況又可以因為NVIDIA DLSS功能的有無而有所差異,假設遊戲不支援DLSS,AMD可以就由16GB的顯存優勢,獲得更好解析度,但如果支援DLSS,戰況則會一面倒,這對於玩家來說反而成為了一種賭注,究竟該選擇哪個陣營可就得好好的深思熟慮...(小編提醒一點,畢竟這是RDNA2架構的第一波,Driver的部分也是尚在修正與調校中,未來鹿死誰手還在未定之天),或是持續鎖定PCDIY!,站上將會為大家準備更多的比較測試,幫助大家能夠在新世代顯卡大戰中,決定出所要投靠的陣營。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超級GPU大戰開打!NVIDIA力推A100 80GB、AMD首發MI100對應
今年秋天可謂真是多事之秋,各大神紛紛動作頻頻,除了NVIDIA RX 30家族的問鼎顯卡之巔,而後又有AMD的Ryzen 5000和Radeon RX 6000系列來攪亂Intel和NVIDIA心中一池春水,加上遊戲主機市場的SONY、微軟兩台家用主機平台的11月之戰,2020的秋天真的是戰鼓連連、驚喜不斷! 但戰火可不只消費市場砲聲隆隆,在高性能超級運算上,NIVDIA和AMD又再度隔空交火,老黃推出了新一代的A100,而蘇媽也不干示弱地推出了MI100,這下子超級GPU大戰儼然要準備開打了。 針對高性能超級運算方面,NVIDIA發布了基於Ampere圖形架構、7奈米製程的A100 80GB GPU,仍舊是A100核心、6912個CUDA核心,FP32為19.5TFlops、FP64性能則是9.7TFlops,但在RAM方面,前一代為HBM2規格的40GB、頻寬每秒1.6TB,而如今新版的A100則將之翻倍變成了80GB,每秒能提供2TB的頻寬傳輸,根據NVIDIA的官方說法,性能最高可以較上一代提高200%。(明明就可以直接出80GB、其他照舊,那先前砍一刀RAM變成40GB的意思是怎樣?) 而老對手AMD當然也不甘示弱,雖說在遊戲上有RNDA2架構的RX 6000系列因應,但總不可能以一套架構打天下,如今AMD推出了以CNDA架構所研發的核心,也不再用Radeon詞綴,而是簡單命名為MI100,和老對手相似的命名,不難看出蘇媽勃勃的野心。 MI100的研發上,基於7奈米的CDNA GPU,內建高達120個運算單元、7680個處理器,具備32GB HBM2、頻寬每秒1.23TB,FP64和FP32的性能也突破天際,甚至FP64首次突破10TFlops(每秒1兆次)、達到11.5TFlops,FP32則為23.1TFlops,支援PCIe 4.0,並且號稱MI100將會是迄今為止性能最高的HPC GPU(如果比以前慢不是很糗嗎……)。 AMD在兩個不同領域上同時追逐兩個不同的競爭者,甚至還將戰役打得有聲有色,而對於Intel和NVIDIA來說,AMD到底算不算程咬金呢?而Intel和NVIDIA最終會不會因為AMD的苦苦相逼,在逼上梁山之後,Intel再也不擠牙膏,而老黃也不再揮大刀,端出壓箱寶力抗AMD,最終在兩個戰場中迸出跨時代的科技火花呢?且待時間來驗證囉!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遊戲就是我們的DNA,AMD Radeon RX6800、6800XT公版外觀先睹為快
這一、兩個月各家廠商像是串通好的一般,各項大家期待已久的逸品齊發,NVIDIA RTX 3000系列顯示卡、iPhone 12、SONY PS5、Xbox One Series X/S還有AMD的Ryzen 5000系列,簡直是把大家的荷包洗劫的不要不要的。 不過這一輪產品轟炸可還沒有結束,因為AMD的蘇媽除了「禪心劍法」之外,還留了一手Radeon RX 6000系列的顯示卡尚未出招,還記得不久前在發表會上那足以與隔壁老黃刀法對打的精湛功夫,看得大家是大喊「AMD Yes!」跟「真香」! 眼看距離官方宣布RX6800/6800XT的11/18號正式發售日期只剩下兩天,礙於NDA緣故大概除了少數流出的實測數據外,大家對真實效能的部分實在是期待已久、卻也不能先偷跑啊!那就先循著AMD的老規矩、外觀開箱先看一波吧!這次小編入手的有兩款:Radeon RX 6800、RX 6800XT,都是AMD原廠公版卡,至於各家AIB版本就容後再上陣,先看看公版的外觀設計來望梅止渴一下囉! 這次的規定比較嚴格,只能放放外觀照、跟彩盒包裝等,拆解的部分就請稍等到11/18再來剖給大家欣賞,話不多說,首先來看看首發系列中價格最親民(549美金)的RX 6800吧! ★相關規格可先參考上次發佈會文章→ 如同AMD在發表會所展示的,顯示卡以黑色和銀色作為整體的色彩的主色調,搭配「AMD紅」在顯示卡周邊點綴,讓整體的視覺效果就好像一台跑車一般,相當的拉風。 此外,這一代的RX 6000系列均取消了長久以來的單顆渦輪風扇散熱設計,改為現今比較主流常見的正面三風扇設計,且還在風扇軸心處刻上代表Radeon的「R」,讓顯示卡的整體外觀看起來更加高調。(突然讓小編想到火箭隊XD) 值得一提的是,AMD在I/O配置方面可以說是與NVIDIA唱反調(就是要不一樣就對了),提供了一組HDMI、兩組DisplayPort和一組「USB Type-C」,沒看錯,被NVIDIA拋棄的USB Type C居然來到了AMD陣營,難道這就是所謂的「世上只有媽媽好嗎」?XD 看完了6800之後,接下來換到6800XT囉!在包裝方面與6800XT在整體的待遇上要比6800高級了不少,不僅盒子的尺寸大了一圈,抽拉式的包裝也換成了磁吸式禮盒設計,打開後上蓋甚至還有印製迎賓詞語呢! 至於在本體的外觀方面,撇開厚度小幅的從2 Slot變為2.5 Slot,RX 6800與6800 XT的外觀可以說是極度相似,同樣的黑、銀配色、同樣的三風扇設計,就連顯示卡長度和I/O配置也是一模一樣!單從正面看的話,大概就是中間的X造型的部分,6800XT的比較粗、6800的比較細一點,不然猛一看倒是分不太出來啊! 怕大家分辨不了,小編也透過比較,提供兩者在設計上的不同之處:首先顯示卡頂部的「Radeon」字樣在未開機的狀態下,RX 6800是紅色的,而RX 6800XT則為白色;其二,中央風扇在細節裝飾設計上還是有一點不同的,RX 6800是呈現水平的折角設計,RX 6800 XT則是採「X」形的設計。透過這兩點小差異,應該就比較容易辨識到底誰是誰了。 在看完了兩張顯示卡的開箱之後,小編也請出即將成為上一代顯示卡的RX 5700來做個外型比較,雖然卡片在整體的尺寸上並沒有向隔壁那樣出現過於誇張的變化,但從單風扇進化成三風扇,在外觀的感受上還是很有感的。 看完了外觀之後,相信各位玩家一定相當期待顯示卡的表現,尤其是6800XT和RTX 3080之間的效能PK、是否應該多捏個50美金(約台幣2000…以含鬼島稅)買RX 6800、RDNA 2架構下的光追表現等相關內容感到好奇。 關於效能方面的各項測試,礙於NDA尚未解禁,必須等到18號才能向各位一一展示,所以還請各位玩家稍微忍耐一下,屆時站上會為大家帶來各方面的比較測試,所以請大家持續關注PCDIY!獲取最新的產品開箱與測試消息。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AMD你先等等、老黃有話要說:Smart Access Memory功能,我也有!
AMD在接續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之後,又迅速推出Radeon RX6000系列顯示卡,而且Ryzen加上Radeon搭配使用之後,竟然還能解鎖RX 6000系列的效能!而這一切都歸功於AMD的Smart Access Memory智慧存取記憶體的功能。 如今NVIDIA不讓老對手專美於前,向GamerNexus透漏了,他們正在開發自家的SAM(Smart Access Memory智慧存取記憶體縮寫)的技術,並且還能在所有RTX 30系列上啟用。(輸人不輸陣的概念XD) 在傳統的Windows電腦系統中,處理器一次只能存取一小部分顯示卡的記憶體,導致限制了其系統效能,而AMD的SAM技術運作原理,則是拓展了CPU與GPU之間的數據通道,解除原本的性能瓶頸,最高能夠提升11%的效能,在4K遊戲中發揮出顯著的優勢,不過這只能運用在Ryzen 5000系列和Radeon RX6000系列搭配時,才能啟動SAM這個功能。 但老黃搖搖頭表示,NVIDIA的SAM技術是立基於PCIe介面規格上所開發的,能夠在Ampere架構上的顯卡使用,因此不僅AMD的處理器,Intel處理器也能開啟這個功能,NVIDIA表示這項功能雖然是利用PCIe規範所研發的,但玩家們也不用擔心,假設手上的主機板是PCIe 3.0,而且還不打算換,NVIDIA的SAM也將支援PCIe 3.0。(搶生意來的...) 只是,還不能確定NVIDIA什麼時候會正式釋出這項功能(先喊再說),但總之,肯定是來不及趕上RX 6000系列發售就是了。 NVIDIA這個小動作不僅僅只是為了和AMD競爭而已,從更細微的地方,我們其實可以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—「追趕的人從AMD換成了NVIDIA了」。(笑 但的確,AMD近年來的大躍進,玩家們都有目共睹,但競爭本來就有前有後,一昧地說現在換成NVIDIA追趕AMD,似乎還是有失公平,不過對於老黃一刀就砍999HP的功力來說,AMD RX 6000的發布,再加上Ryzen和Radeon的配合無間,好像讓老黃感到有些後怕,但老黃這一步,看起來又好像不是那麼回事。 話鋒一轉,只見老黃擺擺手,然後說:我們也將有自己的SAM功能了,也開始研發自家的SAM功能,除了可以搭配Intel處理器,還能和你們的Ryzen搭配。(大神過招、小編只能遠望) 但無論如何,老黃雖然還是會出刀,但在AMD一擋之下,兩邊競爭良性與良心,在玩家們的心中肯定都有一把尺,然而也在如此互相督促的情況下,想必也更能促進時代的演進吧。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最多人點閱
-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,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!
-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,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!
-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,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!
- ASUS ROG STRIX-GTX1080-O8G-GAMING開箱實測,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!
-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,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!
-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,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!
- 龍爪現形、踩滅廢熱,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開箱解密
-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,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!
-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,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!
- 電競戰神刀法凌厲、讓性能刀刀暴擊,ROG STRIX RTX 3070 Ti O8G GAMING上機實測
-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,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!
-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,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!